气象要素:
大气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是用许多物理量来表征的,综合各种物理量的特征,便能描述出大气的各种状况。因此,我们把这些物理量称为气象要素。
气象要素主要有气温、气压、风、云、湿度、降水、天气现象等。其中有的表示空气的性质,如气压、气温和湿度;有的表示空气的运动状况,如风向、风速;有的本身就是大气中发生的一些现象,如雨、雪、露、霜、雷电等。
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是制作天气预报的基础。 气压: 单位面积上大气柱的重量叫作大气压强,简称气压。其数值等于从单位底面积向上,一直延伸到大气外界的垂直气柱的重量。
一般把在纬度45度的海平面上,温度为0度时,760毫米水银柱高(mmHg)即1013.2百帕的大气压强称为一个标准大气压。气压通过气压计或气压表测量。气象上,气压采用百帕为单位。 气温:
气温是用来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。通常我们所说的气温是指距离地面1.5米高处的空气温度,它通过设置在百叶箱的温度表进行测量。我国用摄氏温标作为温度单位。 大气湿度(简称湿度): 湿度是用来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或表征空气干湿程度的物理量。大气湿度状况是决定云、雾、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子。 湿度表示的方法很多,常用的有水汽压、绝对湿度、相对湿度、比湿、混合比、露点等。 在气象预报对外发布中,最常用的是相对湿度,相对湿度是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,采用百分数表示。 风:
空气相对于地面的运动。气象上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,并用风向,风速来表示。风向是指风的来向,如从北方来的风称为北风,气象上用16个方向来表示,也有用度数表示,见下表:
中文 | 英文 | 度数 | 北 | N | 0或360 | 北东北 | NNE | 22.5 | 东北 | NE | 45.0 | 东东北 | ENE | 67.5 | 东 | E | 90.0 | 东东南 | ESE | 112.5 | 东南 | SE | 135.0 | 南东南 | SSE | 157.5 | 南 | S | 180.0 | 南西南 | SSW | 202.5 | 西南 | SW | 225.0 | 西西南 | WSW | 247.5 | 西 | W | 270.0 | 西西北 | WNW | 292.5 | 西北 | NW | 315.0 | 北西北 | NNW | 337.5 | 静风 | C | |
在自然界中,空气的流动是不均匀和不稳定的,风速忽大忽小,产生瞬时极大的风速称为阵风。阵风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,对海上作业、船只航行和高层建筑都影响极大。 云:
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水滴和冰晶组成的可见聚合体。在常规气象观测中要测定云状,云高和云量。 降水: 指从云中降落的液态水和固态水,如雨、雪、冰雹等。 蒸发: 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。气象上指水由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。 辐射: 能量或物质微粒从辐射体向空间各方向发送过程。气象上通常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,地球表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。 日照: 表示太阳照射时间的量。气象上通常提供的是观测到的实照时数。 |